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44章

關燈
第144章

快到過年的時候, 學堂船隊終於到了江陵,結束了江上的航行。他們在江陵的實習基地熱熱鬧鬧地過了年, 也不耽擱時間, 請了鏢局, 乘車趕路。

這時宋氏的第一封信到了東京,王弗閱罷, 對蘇軾嘆了口氣, 說:“三叔和三嬸想讓十九娘出嫁,三嬸給她定了自己娘家侄媳的哥哥, 但冬郎說那人品行不好,而且十九娘也不願意嫁。”

“十九娘今年十八了?”

“對啊,一眨眼, 她也長大了。”阿棄在王弗膝上蹦來蹦去,蘇軾用一只手抓著他後背的衣服,惹得他嘟嘴鬥氣,張牙舞爪的。

“不如把她接來京城,明年新科, 咱們也去金榜下給她捉一個夫婿回來。”

王弗睨了蘇軾一眼, 他倒是挺有想法, 只不過他不了解十九娘。

“你以為她會束手就擒, 待在家裏等著我去救她?十九娘雖然文弱,卻也是我教出來的,放心吧,再過一陣兒, 說不定還會收到二嬸的書信。”

“嗯?”

“冬郎那小子,也該出來見見世面了,恐怕他們倆現在已經混在學堂實習隊伍中,朝東京來了。”

“對了,聽說王安石一家打算年後就走,要回南京。他的上書雖然被官家駁回,但官家欣賞他的才華和能力,想讓他進館閣任職,可他卻堅決辭官,想要回鄉養老。”

“王安石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,怎麽可能堅決回鄉養老呢?多年以來,他結交朝中大臣,與歐陽公、文相等人相知,得到大儒周敦頤的讚賞,更在地方勵精圖治,顯示出了極高的政治才能。但當朝廷想要提拔他的時候,他就堅決不肯入京為官,因此獲得了美好的名聲,但他其實是在避讓,在等待時機。”

“娘子此言,與爹爹所言不謀而合,可你是如何判斷出來的?”

“真正的隱士,是像陶潛那樣高風亮節的人,王安石此人,才華橫溢,雄心勃勃,具有超越常人的領導力,不會甘於平凡,屈居人下,可你想想,這些年來,朝堂上都有些什麽人?”

蘇軾擰眉沈思,確實,仁宗朝人才輩出,朝中才華出眾、威望又高的大臣層出不窮,若是想要在範仲淹、歐陽修、文彥博、韓琦等人中脫穎而出,他王安石第一個輸在年紀上,第二個輸在履歷上,第三個輸在地位上,根本不可能得到實際掌權的職位。但當他多次請辭任命,隱居鄉間,又在出仕時展露出驚人才華後,所有人都開始期待起他未來的成長,認為他也會是範仲淹那樣的能臣。

王弗並不是在貶損王安石,相反的,她十分尊重並敬佩王安石,一個能夠在封建時代說出“天命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”的人,註定是這個時代最璀璨的明星。

王安石的變法並不是完全不可取,只是很多因素雜糅其中,造成了最終的失敗。就連歷史上的蘇軾,也不是王安石變法的堅決反對者,而是認為應該辯證看待他的變法。在王安石掌政時,他因反對新法獲罪,掌政權回到他所在的舊黨時,他又因為維護王安石留下的某些好政策而被排擠。在王安石人生的最後時期,兩人一笑泯恩仇,成了朋友。

但是,在這個家裏,有一個人對王安石是非常厭惡的,那就是蘇洵。

蘇洵一向與張方平有書信來往,而張方平曾與王安石共事,在監考的時候發生了矛盾,張方平因此對王安石的人品產生了質疑。他把與王安石相處的往事說給蘇洵聽,而蘇洵其人極擅長看人,從中看出了王安石將會掀起歷史的波瀾,對他自然就沒了好印象。

王弗本想趁著王安石在東京的時候與他接觸一下,沒想到王安石此人油鹽不進,不愛美食和美酒,生活簡樸,也不愛出門游冶消遣,只喜歡在家寫文

章日記,很多想要求見他的大臣都被拒之門外。

某天王弗去佛寺上香,“撞見”了王安石的妻子吳氏,兩人有過短暫的交流。吳氏敦厚和藹,對王弗很是客氣,當王弗提起自己是蘇家女眷時,吳氏很驚訝地說:“官人曾向我提起您的丈夫,認為他是一個人才,將來必有所成。”

“哪裏,哪裏,王公過獎了,論為政的才能,王公才是舉朝盡知的能人——”

“阿娘,天色不早了,我們該回家了,不然爹爹和妹妹在家又要挨餓了。”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走上前來,他頭戴方巾,穿著藍色直,一副文弱書生的模樣,膚色極白,眉宇間有股散不開的郁色。

少年相貌堂堂,身材也很高大,是時人欣賞的美少年。王弗的視線在他身上短暫停留,便很快挪開了。

這是王安石的次子王雱,一個悲情天才,二十歲前已著書數萬言,二十三歲中進士,三十三歲因心疾去世。在他如同流星般短暫的人生中,卻留下了輝煌燦爛的著作,根據記載,他因為想要幫助王安石打擊呂惠卿,羅織罪名陷害他,卻被呂惠卿抓住把柄肆意羞辱,王安石得知此事,嚴厲批評了王雱,彼時王雱已患疽癰,參與新法變革心理壓力也大,再加上他從小敏感多思,不幸英年早逝。

吳氏向王弗告辭離去,少年王雱一只手扶著她,一只手撐著傘遮擋風雪,偶爾低頭耳語兩句,並未回頭。

王弗雙手合十,向佛祖祈求家人平安,卻聽見旁邊的小沙彌雙雙耳語,說:“王夫人真可憐啊,都來了這麽多回了,想必還是放不下她那早夭的兒子吧?”

連這細碎的耳語聲,也彌散在風雪中了。

二月初,宋氏發的第二封信也到了東京,王弗接到消息,開始打掃房間,探聽書院,為迎接王映之和王瑭做準備,對了,還有王琨。

宋氏在信中還說王傑和李氏因為十九娘私自離家,勃然大怒,恐怕也寫了信來質問,讓王弗為冬郎在王方面前多說兩句好話,畢竟他們兩個跑了,肯定是冬郎攛掇才能成的。

至於王映之的婚事,她和蘇軾一個看法,希望王弗能在新科進士或者進京趕考的學子間幫王映之物色一個。冬郎的學業,如果王方和蘇軾有時間,就拜托他們倆指點一二,如果沒時間,隨便找間臨近的書院塞進去,等他哥哥考完試再教訓他。

王弗讀完信,不禁莞爾。

旱路旅行是很難熬的,一行人走走停停,在距離開封府大概十幾天路程的時候,有兩個學生相繼患上風寒,他們幹脆就住進了一間寺院,稍作調整。這時已經是二月中旬,山上開遍了茶花、桃花和梨花,風景如畫,長途旅行帶來的疲勞和倦怠都被一洗而空。

恰巧山寺後頭有一片崖洞,洞中有奇形怪狀的鐘乳石,王弗常說,要對自然保持敬畏心和好奇心,遇上不可思議的現象可以試著用自己的知識去探索其中的奧妙。其實有些古籍對洞中生長鐘乳石的現象也作了闡釋,只不過他們認為,或許有更好的解釋,於是開始就地研究起這裏的山洞和人文風情。

“這裏的石碑銘文還是很有研究價值的,咱們拓印下來,回去找先生看看。”

“寺廟建在山崖之間,卻穩如泰山,用到的材料和建築學原理也值得研究,咱們把這裏畫下來,回去向先生討教。”

學生們每日在寺裏四處游走,觀察周圍的一切。映之和王瑭無所事事,有時候也會到山下兩裏地的草市游玩。

這一天他們倆又溜出去玩,沒想到突然下了大雨,兩人躲在路旁的驛站裏,等著雨停,不多時,天色漸暗,可是雨還沒有要停的意思。

忽然一陣牛鈴聲,朦朧雨霧中走來一輛破爛的牛車,緇衣老者坐在前頭趕

車,身上都濕透了。

“店家,快燒一盆熱水來,我們家小娘子淋了雨染了風寒!”

驛站的門子跑進去燒熱水,映之見那牛車上走下來一對中年夫妻,最後下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,懷裏抱著個七八歲的女童。他們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,女童懨懨的,臉色煞白。少年頭上戴著鬥笠,看不清面容,想必是為了給懷中的女童遮雨。

映之和王瑭剛好坐在門檻旁邊,一道閃電劃破天際,雷聲震耳,女童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。

少年把女童摟緊了些,身邊的婦人摘下他頭上的鬥笠,溫柔地擦拭他頭上的雨水,映之才看清他的臉,長得分外俊美,只是籠著一片青白之色,看起來身體很虛弱。

接著驛站內外一片混亂,驛長說驛站已經沒有空房了,請他們另找住處。少年面有怒色,不停與驛長爭辯,映之在一邊聽了,才知道他們一家也是做官的,姓王,剛從開封府離開,準備回家。

本來驛站就是為朝廷官員住宿、出行而設,這家人雖然已經離職,但也是可以住在驛站的。驛長見他們行李簡陋,又是離職去任,便不想接待,只願意讓他們暫時歇腳,看看那個女童的身體情況。

因為同姓,映之便對他們有些同情,示意王瑭,王瑭站起來拉過正與少年爭辯的驛長,附在他耳邊說了兩句話,驛長一驚,連連向少年道歉,請他們進屋修整。

婦人見他倆幫忙,斂袖行禮,問道:“小官人和小娘子是哪裏人?父母可在此地?稍作停歇還是久住?”

“夫人不必多禮,我們姐弟也是行路人,在此地之外兩裏的白雲寺歇腳,今日貪玩,為大雨所困,才遇到了你們。妾身益州府青神王氏,排行十九,這是舍弟,名王瑭。”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